【精选案例】ASLA 2020荣誉奖获得公司景观作品赏析
作者:河南祥瑞机器
发布时间:2019-07-07
景观微课精选案例ASLA 2020荣誉奖近日大家都在翘首期盼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20年度奖项公
景观微课精选案例
ASLA 2020荣誉奖
土人设计
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构建深邃之形
项目地点: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项目类别:海绵城市项目规模:一期www.csir.com.cn公顷(共28公顷)设计时间:2015年08月至2016年06月设计单位:土人设计(Turenscape)
项目概述 | Project Statement
在三亚市中心,短短三年内,一片混凝土防洪墙内的荒芜土地被成功地修复成一个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公园,在这里,自然和人们和谐地共享着海潮与淡水的交融。项目遵循自然风水的生态过程,利用指状相扣的红树林混交林岛来加快红树林修复,塑造出既美丽又生态的景观。
持续30年的城市开发,给三亚这座位于海南岛的中国热带旅游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破坏。建成区内,几乎所有的水系都已被污染,四处漂浮着垃圾。城市发展建设起的混凝土防洪墙,抹杀了红树林及河漫滩生态系统,并且阻挡了海水和上游城市雨水的连通,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与此同时,人口的增多,特别是外来居民和季节性游客都希望能享受沿河的连续公园带,至今还未曾实现。在2015年,市政府决定来一次城市升级,寻找景观设计师设计这个示范性项目: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场地面积为10公顷,位于三亚市中心的三亚河东岸。经研究发现场地内陆和海水交汇处的生态状况十分脆弱。与三亚水系普遍状况一样,这里的水也被城市径流污染了。高耸的混凝土墙围绕着这片10公顷的土地,场地里遍地都是已被政府叫停的建设项目的垃圾。一条主干道从旁边穿过,道路与水面间9米的陡坎让市民无法接近水面。
一、风:每年的强热带季风可能会影响红树林的恢复,破坏幼苗;
二、水:季风期上游汇集的洪水可能冲散刚形成的红树林群落;
三、污染:受污染的城市径流可能破坏敏感的红树林幼苗,导致红树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为解决上述场地问题并达到项目目标,提出以下设计策略:
土方平衡:重新利用场地堆填的城市建筑垃圾和拆除防潮堤遗留的混凝土废料,通过填-挖的方式创造各种水位高差,来满足以红树林为主的各类动植物的生长栖息需求,形成丰富的驳岸生态系统。
指状相扣的形态:将地形改造成指状相扣的形态把海潮引进公园,同时避免了来自上游季风期洪水的冲击和来自山区和城市的径流污染。这样的形态最大化的加强了边界效应(岸线边界加长了6倍,从700米增加到4000米),www.csir.com.cn米的水深变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涨潮落潮保障了对水生生物十分重要的动态水环境系统。
台地和生态廊道:利用道路与水面间的9米高差,建立一系列的台地和生态廊道系统,截流并净化来自城市的地表径流,高低错落的公共空间布置其间。
适应地形的景观盒子和慢道:步道路网的设计跟随着地形的变化,漂浮于自然景色之上的空中栈道将人带入林上,俯瞰红树林;5个景观盒子被精心地布置在林间幽静景美的位置,同时也成为多变的气候下必要的遮荫挡雨空间。模块化的混凝土盒子能抵抗强烈的热带风暴,不同角度的摆放给观鸟爱好者们创造了最佳的观鸟视野。
本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建成后仅3年就达到所有设定目标。指状岛内的红树林长势良好,鱼鸟栖居下来,每年吸引了大量各个年龄段的游客。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成为了市民的日常活动场所。生态修复不仅展示了其对于自然的种种好处,也带来了公共服务的巨大提升。就像其中一个景观盒上的标语所描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北京林业大学/多义景观
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设计景观的发现与重构
项目地址: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景观设计:北京林业大学/多义景观
▼总平面图
规划范围内的采石场多达6个(后来又增加到7个),有的留下了深坑,地下水和周围的汇水在坑内形成了深潭,有的是采石开挖山坡留下的崖壁,地下满是渣土和渣石。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经历风吹雨打,这些采石场的岩壁已较为稳定,有一些植物从破碎的岩石缝中萌发出来,形成一种与原有的田园丘陵完全不同的景观面貌。
它被400多米长的岩壁环绕,面积约1ha,空间内向封闭,具有远离尘世、宁静平和的气氛。这个几年前就已停采的采石场隐藏在一片农田中,一条小路通向一个隐秘的豁口,道路从山石中间的裂缝中逐渐下降。
▼1 号采石场设计前状况
▼水池周边种满了红色的三角梅,蔓藤顺着岩壁悬垂下来,倒映在水中,如同晚霞一般美丽
▼2 号采石场设计前状况
▼在入口一侧的水边,一个小观景平台坐落在自然的芒草丛中,与对岸的大平台互为呼应,在这里可以欣赏整个花园的景色——水面、水生植物、栈道、梯道、空中的木盒、岩壁及它在水中的倒影等,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
这个山坡露天采石场,面积约 www.csir.com.cn。采石活动将山体开采成了大半个碗状的空间,三面环绕岩壁,一侧地面平坦,作为堆放渣石和渣土的场地。采场约 1/3面积是凹陷区,雨后有积水。由于已经废弃了一段时间,开采面的岩石缝隙里有乡土草本植物萌发出来。
▼3 号采石场设计前状况
▼台地和坡道
▼跨越沟谷的小桥
▼岩石园展现那种在瘠薄土壤上顽强生长的植物的景观
▼4 号采石场设计前状况
5 号采石场是 7 个采石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约 www.csir.com.cn,开采深度也最深,达 28m。它是最后停采的,整个山体基本被挖空,满目疮痍。
▼5 号采石场设计前状况
▼不同高度的栈桥穿越水面和树林 . 引导人们进入采石坑内部
6 号采石场位于 5 号采石场南侧,为山坡露天采石场,面积为 www.csir.com.cn。其西侧,开采面形成了半围合的崖壁,东侧则是水塘。内部地面平坦,被用作周围采石场的加工场,保留着制砂生产线的料仓、破碎机、传送带等全套设备,代表着场地采石工业的历史。
原来园博园最南端有一片土地未纳入园区用地范围,后来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还是将这块地划到用地内,并设置了园博园的南入口。在南入口西侧,有一座小山,东西两翼分别被挖了两个小采石坑,一个较深,终年有水,被周围村民用作养鸭场,水质污染严重 ;另一个较浅,有季节性积水。这样,在其他采石场花园的设计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又增加了新的任务,设计第 7 个采石矿坑和南入口的景观。这个采石场的两个坑规模都很小,每个只有一两千平方米,因为废弃了若干年,植被恢复情况较好,几乎覆盖了已经稳定的崖壁,景观比较自然。
广州永庆坊城市改造设计老街坊变为新地标
项目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恩宁路景观设计:Lab D+H景观与城市设计事务所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考察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如今,以永庆坊为标志的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在老城微改造的精雕细琢中,传承文明、延续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既是城市更新,更是民生所需
“请问钟书阁怎么走?”顶着羊城夏日午后的骄阳,年轻的妈妈牵着背书包的女儿,边向一位保安问路,边用纸巾擦着额头的汗珠。“喏,在跟前啦,转过这栋楼,右边就是。”星期五下午三四时,永庆坊的人气开始旺起来。“你看是不是变化很大?”循着那对母女的身影来到钟书阁前,承接永庆坊微改造项目的万科公司工作人员点开手机里的照片,一栋外墙斑驳、门窗不整的旧楼呈现眼前,仿佛隔着屏幕都能嗅到年久失修的气息。再一抬头,矗立眼前的三层建筑脱胎换骨一般,在保持原有主体结构的同时,正面以岭南近代建筑常用的红砖为墙,覆盖表面的玻璃外板上,不同国家的文字符号和建筑图案透出时尚气息。
钟书阁,一家源自上海的网红书店。它在华南地区开的第一间分店,没有选址都市商圈,而是落脚广州西关老街区永庆坊一栋上百年历史的旧楼房里。走进店内,广州人熟悉的菱形拼花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左右两侧,饱含岭南建筑风味的镬耳状装饰隔出一个个书阁。“来到这里即便不买书,欣赏一下这房子的美,也是值得的。”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先生感慨。作为永庆坊二期改造项目的一部分,钟书阁5月18日对外试营业。“我们重视与当地传统历史文化相契合,打造时尚阅读空间。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永庆坊作为老广州西关文化的地标,再合适不过了。”店长张文说。
正在更新中的永庆坊里,这样的老城新景随处可见。“未识广州,先闻西关”。以永庆坊为中心向外扩展,约12万平方米的恩宁路片区,是广州保存最为完整的骑楼建筑群。历史上,粤剧曲艺、武术医药、印章雕刻、西关打铜、广绣等传统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曾在此集聚发展并发扬光大。时过境迁,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建筑年久失修,地面路石破碎,空中线缆交织,排污管网老化。由于街区面貌衰败、居住环境变差,昔日兴旺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手工艺也乏人问津,年轻人纷纷外流。永庆坊改造,既是城市更新,更是民生所需。
2016年,广州市施行城市更新办法及配套文件,提出“微改造”理念。因拆迁问题困扰了10年之久的恩宁路改造被重新提上议程。随后,一场“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更新改造在永庆坊展开。
微改造力求保留老建筑的空间肌理、外部轮廓,只对必要处进行更新和修复;而在建筑内部,则采用现代建筑元素,调整空间结构,适应现代活动需求。
永庆坊第一期改造于2016年10月完成。走访这个约8000平方米的四方地,路面重新铺设了平整的麻石,房檐下交织的线缆已全部埋入地下,建筑间还见缝插针地设计了很多绿地和公共空间……不仅一栋栋历史建筑旧貌换新颜,社区卫生、排水、照明、消防、通信等配套设施也大为改善。
永庆大街20号,李玉琼和哥哥两家已在父母留下的楼房里住了60年。过去走出家门,路不平,行不畅,一下雨门口就积水,打起雷来,看着屋檐下的电线心里都发怵。
微改造后,街区迎来了一拨拨游客,李玉琼不仅打消了搬出去的打算,还在门口支起小摊卖萝卜牛杂、猪脚姜等传统西关小吃,有时候一天就能挣几百元。
保留历史底色人文本色
在李玉琼家斜对面,原本破败的旧民居,如今成了一家时尚咖啡厅。“改造这样的房子,比推倒重建都难。”万科公司团队人员告诉记者,墙上的青砖是定制的,要跟原建筑比对,超过一定色差就没法用;连屋檐下灰塑的鲤鱼形排水口,也按原样修复和还原。“虽然现在已经不需要它的排水功能了,但这是岭南建筑必不可少的特色元素。”
微改造,“删”掉的是破败,留下的是记忆,下的是“绣花”功夫。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永庆坊改造杜绝大拆大建,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力求“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从永庆坊一期到2018年12月启动的二期,“绣花”功夫体现在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点点细节中。
为保留麻石路的初始面貌,同时兼顾下水道排污,施工人员把麻石整块挖开,重新铺设管道后再恢复原貌。骑楼修缮过程中,木框琉璃窗都尽量原汁原味保留,重新刷上油漆;旧门窗缺失的,按照外立面风格新装门窗;牌楼上的雕花彩塑均为原来保留,微改造时重新上色……
永庆坊周边的恩宁路、宝源路、丛桂路、龙津西路、多宝路、蓬莱路等道路沿线,也重新铺设了深灰色的人行道花岗石、盲道及路缘石,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岭南特色风貌。“老街的形制、肌理、空间环境基本保留下来了,比起大拆大建不知好了多少倍。”广州市荔湾区住房和建设局调研员江伟辉介绍。
在建筑里面,传统的人文记忆也延续未断。永庆一巷13号,武术家、影星李小龙祖居,上世纪40年代由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所建。
如今,这里还原了建筑肌理,修缮一新,还附设了医武馆。参观者不仅可观赏李小龙祖居风貌、观看李小龙电影片段,还可体验中医骨科治疗。
连接一期、二期的粤剧博物馆边,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正在建设中,已有广彩、广绣、醒狮等10位非遗传承人签订合同并全部进场装修,今年8月将向游客开放。
广绣非遗传承人黄敏健和谭展鹏夫妇告诉记者:“老城在保留历史底色、人文本色中获得新生,满足了老广州人和热爱广府文化的新广州人的共同愿望。”
更新业态激发创业活力
李小龙祖居旁边,有一间活字印刷主题小店。游客走进这里,可以体验古代活字印刷过程。花上二三十元钱,买两三个铅铸小字,组成自己的名字……小店一开,引得好奇的青年男女纷纷驻足。“让传统‘潮’起来,”小店创始人赖朝阳也是一位年轻人,从事印刷出版行业已有20年。痴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他开了这间活字印刷馆,“选址永庆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和自己‘让传统在现代活起来’的理念高度吻合。”
“一个城区如果缺少年轻人,难免失去活力。”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说。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旧城之所以会旧,是因为业态和居住条件已经不适应现代发展需求。如果只是翻新老建筑,没有业态更新,年轻人依旧不回来。永庆坊改造伊始,就考虑街区对新业态的承载功能,通过导入新业态,注入产业造血功能,让老城区逐渐焕发新活力。改造后的永庆坊,为青年创客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土壤。已开业运营的永庆坊一期吸引了近60家文化创意、精品民宿、创意轻食、文化传媒等商户和企业,成为青年创客的聚集之地。现已成为广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永庆坊,协助园区近10家青年创业商户申请到相应政策扶持。
24年前,湖南人蒋晓晖第一次来到广州,就被这里的城市历史和人文风物所吸引。此后她在荔湾区生活了20余年,最打动她的,是独具广府文化特色的西关人文风情。永庆坊一期改造完工时,保留历史建筑和特色景观的“创客小镇”也整体开放。蒋晓晖和在西关土生土长的搭档何伟贤一起,在永庆坊承租旧房打造民宿。她俩的“归觅”民宿,附近街坊无不知晓,有人家里来了客,特地带来住一住“有特色的房子”。如今,永庆坊一期已成为广州网红打卡地,咖啡店、文创店、民宿等吸引不少年轻游客。去年最高峰时,工作日平均吸引游客约3000人次,周末达5000人次。随着年轻人的到来,老西关又透出了青春气息……04
传承文化 留住乡愁
在旧城改造中,如何既提升居住品质,又留住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用“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值得借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老城区改造提升必须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永庆坊微改造成功的秘诀正在于此。
“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一边进行原样修复,一边进行改造提升,既保留了岭南建筑的整体风貌和空间肌理,也更新了配套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这充分说明,保护古迹与建设城市并不矛盾,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完全可以融为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老街坊”变为“新地标”,永庆坊的启示还在于,以业态更新激活历史文化因子。
人们在永庆坊,不仅能看到青红砖墙、灰雕彩塑,还能在活字印刷主题小店里了解汉字魅力、去医武馆体验中医骨科治疗、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感受粤剧风采。
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不仅要有历史风貌,还应有文化生活。而这,同样是微改造的应有之义。
共享 资源 案例 课程
微信ID:LAWK01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